• Aucun résultat trouvé

新秩序

B. 特别提款权与援助挂钩?

当援助捐赠国在

1970

年捐助新款项,为世界银行的软贷款部门国际开 发协会增资时,这一举措进一步削弱了世界银行赞同补充融资机制的 剩余前景。但是,正如上一章所述,普雷维什已经为发展中国家参与 国际货币改革谈判奠定了基础。在所有事项中,佩雷斯• 格雷罗投入 精力最多的,是谋求将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创新与一种新形式的发 展融资相联系。

特别提款权的新意,在于它是通过国际协定创立的第一种“货币”。

这一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借此摆脱了普惠制 挥之不去的问题,即诸多国家的部委采取的不同实施方式。对发展融 资的需求,看来可以通过一次国际货币谈判来处理。

特别提款权的创立和发展融资之间有两种联系,一种是有机的,一种 是无机的,都得到了讨论。前者意味着直接给国际开发协会分配特别 提款权。这需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作一些小修改,允许多 边机构持有特别提款权。非直接联系意味着捐赠国向国际开发协会捐 赠本国货币,数额占分配给它们的特别提款权价值的一定比例,但不 是特别提款权本身。对此的反对意见是,由于捐赠者给予的本国货币 与它们获得的特别提款权分配额无关,任何联系都是刻意的和人为制 造的。

因此,在访问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巴黎、伦敦和波恩时,佩雷斯•

格雷罗和西德尼• 戴尔以关于有机联系的建议为重点。虽然基金组织 赞成这一有机联系,但是尼克松政府表示反对。它宣称特别提款权与 援助挂钩,将损害对特别提款权的信心,应当推迟到特别提款权的地 位巩固之后。实际上,这意味着要推迟到下一次分配特别提款权(将 于

1972

年完成)之后和召开第三届会议(贸发三大)之后。

与此同时,

77

国集团

1971

11

月在利马召开会议,在体制变迁方面又 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建立了一个二十四国集团作为与基金组织的联络 点,协调

77

国集团在国际机构中的金融政策。就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问题采取的政策也意义重大。它是为了促进特别提款权分配规则的转 变,使发展中国家获得的比例,高于它们仅仅按照自己在基金组织中 的份额有权获得的比例。这反映了

77

国集团对经济公正和再分配的关 切,并将其扩大到给予最不发达国家额外的惠益。

佩雷斯• 格雷罗竭力使

10

国集团相信,特别提款权与援助挂钩,不会 导致特别提款权的过度分配,或者导致人为降低特别提款权的利率。

但是,在

1972

年至

1974

年的国际货币改革谈判中,美国仍然对这种联 系持坚决的反对态度,而大多数欧洲国家则接受这种联系。发展中国 家坚持要求在这种联系之内享受特别优惠待遇。没有达成妥协或者交 易的余地,也没有达成任何妥协或交易。

77

国集团一起投票时,有能力拒绝批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作出的、没有将与援助挂钩的特别提款权包含在内的任何改变,但是 这一威胁能否奏效,取决于工业国是否需要为了自己的目的,对《协 定》作出改变。当工业国发现,浮动汇率的奇思异想是可以接受的时 候,一切都结束了。对美国而言,浮动汇率带来的好处是,美元仍然 是全世界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结论是不必就一项新制度举行谈判,

以便用新制度取代瘫痪了的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有了这一认识,特 别提款权与援助挂钩的设想,实际上就从国际议程上消失了。

1970

年代初围绕国际货币改革的谈判,是贸发会议为建立一个国际 经济体系而付出的努力所达到的最高点,这个经济体系承认贸易、金 融和发展相互依存,并纳入了公平原则。投入了大量资源,以商定

77

国集团的共同立场,维护对这一立场的内部支持,并对外为之四处游 说。此外,在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成立

24

国集团,是

77

国集团体制演 变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未能达成关于货币改革的新多边协定,

对贸发会议是一个双重打击。

1972

年在圣地亚哥举行的贸发三大,几乎没有显示出所需的政策更新 的迹象。贸发会议议程上的主要新增内容是针对跨国公司的政策,以 预防永久性让渡自然资源并开始实施关于技术转让的行为守则。贸发 会议以更大的决心,重拾它关于商品协定的剩余核心政策设想,但是 它也支持墨西哥总统路易斯• 埃切维里亚• 阿尔瓦雷斯的请求,建立 一个工作组,起草一份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章程。

这些决定都与美国的愿望背道而驰。在奥古斯托• 皮诺切特将军发动 政变时身亡的智利总统萨尔瓦多• 阿连德,不仅在国内采取了某种形 式的社会主义,而且还带头建立一个针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强有力的国 际挑战。

然而到此时,

77

国集团没有自己的体制结构,无法将埃切维里亚的建 议坚持到底。佩雷斯• 格雷罗采取主动行动,在

1971

年制定了

77

国集 团秘书处章程,但是

77

国集团成员在若干关键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

应该设在南方还是北方?从哪个大洲征聘行政首长?谁为它支付经 费?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担心要由它们支付费用,而秘书处可能倾向于 支持很多较小成员国的观点。由于不能解决它们的集体行动问题,结 果,

77

国集团仍然依赖贸发会议为其提供政策议程。直到

1995

年,它 们才建立了自己的独立智库-设在日内瓦的南方中心。

佩雷斯• 格雷罗的继任者加马尼• 科里亚,对情况作了如下描述:

[77

国集团

]

的这个所谓的议程,很多内容都是由联合国秘书处而 不是

[77

国集团

]

自己发布的……无论我们就任何问题定下什么行 动方案,无论是商品、共同基金、技术转让、航运还是任何其他 问题,

[77

国集团

]

都会把它拿去,当做它们自己的纲领。

于是贸发会议秘书处继续以两种身份发挥作用,既是所有成员国的公 仆,也是

77

国集团政策的部分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