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cun résultat trouvé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Partager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Copied!
473
0
0

Texte intégral

(1)
(2)
(3)

本书英文版于2013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联合出版ꎮ 书名为: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2012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ꎬ2013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授权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 学出版社)翻译出版本书中文版ꎮ 中文版的翻译质量和对原文的忠实性完全由科学 出版社负责ꎮ 当出现中文版与英文版不一致的情况时ꎬ应将英文版视作可靠和有约 束力的版本ꎮ

中文版«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2018出版

(4)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Åke BergmanꎬJerrold J􀆰 HeindelꎬSusan JoblingꎬKaren A􀆰 KiddꎬR􀆰 Thomas Zoeller  著

常   兵   丁钢强   刘志勇   主译

北   京

(5)

内  容  简  介

2013月发表的题为«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状况»的科学报告(UNEP/

WHOꎬ2012)ꎬ是对«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状况的全球评估» ( IPCS / WHOꎬ

2002)的更新该科学报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及多个国

家的专家共同完成ꎮ

它是迄今为止关于内分泌干扰物最全面系统的科学报告汇集了内分 泌干扰物的研究成果根据现有的科学证据总结归纳了内分泌干扰物的科 学现状ꎮ 全书分章ꎬ第章介绍什么是内分泌干扰作用ꎻ第章介绍人类 和野生动物内分泌干扰作用的证据章介绍人类和野生动物对内分泌 干扰物的暴露ꎮ WHO关于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及鉴定标准作为最科学的 定义受到全世界普遍的承认ꎬ该科学报告的内容被认为是最具有权威性的ꎬ 多次被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认可和采用对认识内分泌干扰物的本质 高公众对内分泌干扰物危害的意识科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内分泌干扰物 的监管政策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ꎮ

国内目前全面介绍内分泌干扰物的书籍不多本书可供科研院所高等 院校相关监管部门及技术机构内分泌干扰物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检测监督人员使用ꎬ亦可以作为公共卫生及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考用书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 (瑞典)阿克伯格曼等著常兵丁钢强刘志勇主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ꎬ 2018􀆰 3

  书名原文: State of the Science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ISBN 978 ̄7 ̄03 ̄056951 ̄6

  Ⅰ􀆰 ①内􀆺  Ⅱ􀆰 ①阿􀆺 ②常􀆺 ③丁􀆺 ④刘􀆺   Ⅲ􀆰 ①环境激素-

研究  Ⅳ􀆰 ①X1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51907 责任编辑:霍志国 / 责任校对:韩  责任印制:  / 封面设计:东方人华

出版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 邮政编码:100717 http:/ / www􀆰 sciencep􀆰 com

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18月第  一  版  开本:720×1000  B5 2018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29 1 / 2  插页:1

字数:580 000 定价:160􀆰 00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ꎬ我社负责调换)

(6)

翻译委员会

   

 

 

 

丁钢强

 

刘志勇 副 主 译

 

李毅民

 

张林媛

 

 

翻译人员 丁钢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霍军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王志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李毅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王璐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张林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乔佩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王海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李东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刘志勇

 

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

 

 

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 赵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郝明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李守明

 

江西省儿童医院

楼晓明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平谷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葛均辉

 

潍坊医学院

刘玮琪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7)
(8)

译  者   序

2010

年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了

12

个国家 的

25

位独立科学家对内分泌干扰物(EDCs)科学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回顾ꎬ形成了文 件草稿ꎬ最终在

2013

月发表了题为

«

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状况»的科学报告

(UNEP/ WHOꎬ2012)ꎬ这一报告是对前一版«

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状况的全球评估»

(IPCS / WHOꎬ2002)的更新ꎮ

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关于

EDCs

最全面和系统的综合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EDCs

对人类和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成果ꎬ以及政府决策者及其他关心未来人类和野生动 物健康的人士关注的

EDCs

相关关键问题ꎬ同时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数据ꎮ 该报告从 以下四方面总结归纳了

EDCs

的科学现状:①实验室的研究支持化学品暴露导致人 类和野生动物内分泌紊乱的假说ꎻ ②野生动物种群已经受到内分泌干扰ꎬ对个体生 长和种群的繁殖有负面影响ꎻ ③国际上目前推荐和验证的鉴定和测试方法只能捕 获有限范围内已知的内分泌干扰效应ꎻ④由

EDCs

引起的疾病风险可能被明显低估ꎮ 报告首先系统介绍了

EDCs

的定义及相关概念ꎬ指出人体健康取决于正常内分 泌系统激素的调控ꎬ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睡眠和情绪等功能至关重要ꎮ 一 些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化学品可以改变这些激素系统的功能ꎬ增加不良健康影 响的风险ꎮ 其次介绍了一些

EDCs

的性质和来源ꎬ虽然有些属于自然产生的ꎬ但是绝 大多数是合成化学物ꎬ它在农药、电子产品、个人护理产品和化妆品中存在ꎬ也被发 现在食品中的添加剂或污染物中ꎮ EDCs主要通过工业排放、农业排污以及废物的 燃烧和排放进入环境ꎮ 人类可能通过摄入食物、灰尘和水ꎬ吸入空气中的气体和颗 粒物以及皮肤接触而发生暴露

ꎬEDCs

也可以通过胎盘和母乳从孕妇转移到发育中 的胎儿或婴幼儿体内ꎬ孕妇和儿童是最易受危害影响的群体ꎮ 暴露于

EDCs

的影响 可能具有迟滞效应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近年的研究显示ꎬ这可能会增加对非传染性 疾病的易感性ꎮ 科学报告中还重点讨论了

EDCs

暴露和人类健康问题之间的相互联 系ꎬ包括这些化学物质诱导年轻男性的隐睾症、女性的乳腺癌、男性前列腺癌、儿童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儿童注意缺陷

/

多动症和甲状腺肿瘤等ꎮ 以上这些研究工作是 建立在脊椎动物间相似的内分泌系统和非常相似的内分泌效应的基础上

并且不受

(9)

  􀅰ii􀅰 

物种不同的影响ꎮ 也就是说这些健康干扰效应是和内分泌系统相关而不一定依赖 生物种属ꎮ 如果人在敏感时期暴露于

EDCs

或暴露的浓度能导致内分泌调节的改 变ꎬ那么在野生动物或实验动物上已显现的效应也就有可能出现在人身上ꎮ

化工产品越来越多ꎬ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ꎬ但是化学品管理不善ꎬ滥用或 其处理不当则可能对实现人类发展总体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ꎮ 为了提 高全球对这些化学品的认识ꎬ减少潜在的疾病发生风险ꎬ并降低相关医疗成本ꎬ早期 识别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化学品至关重要ꎮ 这项科学报告提出建议ꎬ目前已知的

EDCs

只是“冰山一角”ꎬ需要更全面的检测方法来鉴定其他可能的内分泌干扰物ꎬ以 及其来源和接触途径ꎻ需要更多科学证据来确定

EDCs

混合物对人类和野生动植物 的影响

由于合成化学物在产品

材料和货物中的化学品信息不足

造成许多

EDCs

来源未知ꎬ所以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报告ꎬ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ꎬ提高内分泌 干扰物的科学数据积累

正如该报告的主编斯德哥尔摩大学

Åke Bergman

在科学报告发布时提到ꎬ“在 过去的十年里

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研究结果表明内分泌干扰作用要比 十年前更为广泛和复杂ꎮ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ꎬ到了要对内分泌干扰物质进行管理 和进一步探究其对野生动物和人类的暴露及影响两者同时进行的时候了ꎮ”

尽管如此ꎬ该科学报告发表后也受到来自行业协会及企业相关研究者的批判和 质疑

但是

2015

月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

(ICCM4)

上科学家们发 表声明称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限制

EDCs

暴露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ꎬ同时称该科学 报告(UNEP/ WHOꎬ2012)具有权威性ꎬ应由各国政府使用ꎮ 2016 年

月ꎬ欧盟委员 会提出了针对植物保护产品和杀虫剂中

EDCs

的科学鉴定标准ꎮ 该

EDCs

科学鉴定 标准全面接受

WHO

关于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内容及鉴定标准ꎮ 欧盟委员会主席

Juncker

表示ꎬEDCs严重影响健康和自然环境ꎬ尽管现有法律已经禁止了很多含有

EDCs

的农药和杀虫剂ꎬ但欧盟仍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ꎬ坚持用最高标准来保护人类 健康和环境ꎮ 正因如此ꎬ欧委会决定以法律形式针对

EDCs

的科学鉴定提出更加严 格的标准ꎮ

面对如此繁多化学品的出现ꎬ以及其中一些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化学品带来 的安全与健康挑战ꎬ专业科学工作者在自身正确掌握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现状的同 时ꎬ一方面向大众介绍相关知识ꎬ以提高公众健康防范意识ꎻ另一方面提高和丰富政 策制定者认识水平ꎮ 基于上述原因ꎬ需要系统介绍内分泌干扰物的专业书籍ꎬ我们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10)

  􀅰iii􀅰 

从事该领域科研、教学和临床的工作人员ꎬ应该为此做出贡献ꎮ 我们着手组织翻译 了这部科学报告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 所、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ꎬ江西中医药大学ꎬ北京大学ꎬ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ꎬ 江西省儿童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该书的翻译工作ꎮ 在全体翻译组成员 的共同努力下ꎬ经历了多次沟通和审议ꎬ 以及在科学出版社的协助下ꎬ完成了这部 科学报告(UNEP/ WHOꎬ2012)的翻译与出版工作ꎬ感谢大家的努力ꎮ 由于我们的水 平和能力有限ꎬ本书的翻译难免存在不当之处ꎬ恳请读者不吝赐教和指正ꎮ

常  兵  丁钢强  刘志勇 201712    

(11)
(12)

前    言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是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之间正在开展的合作的一部分ꎬ对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知识进行更新ꎬ包括

主要结论和关键问题ꎬ以解决化学品对人类和野生动物潜在不利健康影响的担忧ꎮ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造化学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世界ꎮ 很显然ꎬ这些化学 污染物中的一些会影响内分泌系统ꎬ而某些内分泌干扰物也可能干扰人类和野生动 物物种的发育过程ꎮ 根据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和八国环境领导人关于内分泌干 扰化学品(EDCs)问题在

1997

年提出的国际建议ꎬWHO通过由

WHO、UNEP

和国际 劳工组织共同发起的一项联合规划即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IPCS)于

2002

年编写了 一份题为«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现状的全球评估»的报告ꎮ

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AICM)是由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ICCM)于

2006

月设立的

其总体目标是在化学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健全的管理

2020

实 现以最大限度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重大不利影响的方式使用和生产化学品

SAICM

认识到需要改进降低风险的措施ꎬ以防止化学品对儿童、孕妇、老年人、

穷人、工人和其他弱势群体健康以及易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ꎮ SAICM指出保障妇女 和儿童健康的一项措施是尽量减少受孕前以及妊娠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的 化学品暴露ꎮ

SAICM

还明确指出可能优先进行评估和相关研究的化学品类别ꎬ例如开发和使

用安全有效的替代品ꎬ包括对生殖、内分泌、免疫或神经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学 品ꎮ ICCM第三届会议于

2012

月通过了一项决议ꎬ将

EDCs

列为

SAICM

下一个 新出现的问题ꎮ

EDCs

代表了一个挑战ꎬ因为它们的影响取决于暴露的水平和时间ꎬ在发育过程 中发生的暴露尤其重要ꎮ 这些化学物质有不同的应用ꎬ如作为杀虫剂ꎬ以及在不同 产品中的阻燃剂、塑料添加剂和化妆品ꎬ这可能导致在食品和其他产品中的残留或 污染ꎮ 因此ꎬEDCs可能从含有它们的产品中释放出来ꎮ

保护最弱势群体免受环境威胁是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ꎮ 随着实现现 有目标的挑战增加ꎬ在发展中国家ꎬ除了要解决贫穷、营养不良和传染病问题外ꎬ还 要克服传统环境威胁ꎬ应避免新出现的问题成为未来传统的环境威胁ꎮ 内分泌干扰 是一项挑战ꎬ必须继续以考虑到我们的知识进步的方式加以解决ꎮ

(13)

  􀅰vi􀅰 

UNEP

WHO

与一个国际专家工作组合作ꎬ正在向前推进撰写这些关于内分泌 干扰物的文件ꎬ包括关于它们对人类和野生动物健康影响的科学信息ꎬ以及对决策者 和其他有关方面的重大关切ꎮ 未来人类和野生动物世代的福祉取决于安全的环境ꎮ

UNEP

WHO

2009

12

月召开了一次规划小组会议ꎬ计划对

2002

IPCS

«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现状的全球评估»文件进行更新和再版ꎮ

随后召开了多次电话会

议ꎬ并于

2010

月在日内瓦召开了规划会议ꎮ 这些会议确定了文件的范围、大纲、

撰写过程以及整合进入工作组的主要作者的建议名单ꎮ 作者是根据他们的专业领域 和以前同行评审的出版物来确定的ꎮ 下列专家为规划阶段提供了指导和专业知识:

•Åke Bergmanꎬ斯德哥尔摩大学ꎬ瑞典

•Poul Bjerregaardꎬ南丹麦大学ꎬ

丹麦

•Niels Erik Skakkebaekꎬ哥本哈根大学ꎬ

丹麦

•Hans ̄Christian Stolzenbergꎬ

德国联邦环境局ꎬ德国

•Jorma Toppariꎬ

图尔库大学ꎬ芬兰

工作组于

2010

11

月在斯德哥尔摩ꎬ2011年

月在哥本哈根和

2011

12

月 在日内瓦相继举行会议ꎬ也通过多次电话会议ꎬ撰写和修订了各种文件的草稿ꎮ Åke

Bergman

教授领导了工作组

与主要作者一起促成了各章节的撰写

并与

UNEP

WHO

协调ꎮ

下列国际科学专家是撰写这些文件的工作组部分成员:

•Georg Becherꎬ

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ꎬ挪威

•Åke Bergmanꎬ

斯德哥尔摩大学ꎬ瑞典

(领导者)

•Poul Bjerregaardꎬ

南丹麦大学ꎬ丹麦

•Riana Bornmanꎬ

比勒陀利亚学院附属医院ꎬ南非

•Ingvar Brandtꎬ

乌普萨拉大学ꎬ瑞典

•Jerrold J. Heindelꎬ

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ꎬ 美国

•Taisen Iguchiꎬ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所ꎬ日本

•Susan Joblingꎬ

布鲁内尔大学ꎬ英国

•Karen A. Kiddꎬ

新布伦瑞克大学

加拿大

•Andreas Kortenkampꎬ

伦敦大学和布鲁内尔大学ꎬ英国

•Derek C. G. Muirꎬ

加拿大环境部ꎬ加拿大

•Roseline Ochiengꎬ

阿加汗大学医院ꎬ肯尼亚

•Niels Erik Skakkebaekꎬ

哥本哈根大学ꎬ丹麦

•Jorma Toppariꎬ

图尔库大学ꎬ芬兰

•Tracey J. Woodruffꎬ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美国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14)

  􀅰vii􀅰 

•R. Thomas Zoellerꎬ

马萨诸塞大学ꎬ美国

如果没有规划和工作小组的重要贡献ꎬÅke Bergman教授以及主要章节的主要 作者

Susan Jobling

教授、Jerrold J. Heindel 博士、Karen A. Kidd教授和

R􀆰 Thomas

Zoeller

教授宝贵的领导才能ꎬ这些文件的更新就不可能完成ꎮ UNEP 和

WHO

对他

们的大力支持以及所有人员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ꎮ 参与主要文件具体章节撰写的其他作者:

•Bruce Blumbergꎬ加州大学欧文分校ꎬ美国

•Jayne V. Brianꎬ布鲁内尔大学ꎬ英国

•Stephanie C. Caseyꎬ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ꎬ美国

•Heloise Frouinꎬ海洋科学研究所ꎬ渔业和海洋部ꎬ加拿大

•Linda C. Giudiceꎬ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ꎬ美国

•Monica Lindꎬ乌普萨拉大学ꎬ瑞典

•Erik Ropstadꎬ挪威兽医科学学院ꎬ挪威奥斯陆

•Peter S. Rossꎬ

海洋科学研究所ꎬ渔业和海洋部ꎬ加拿大

•Laura N. Vandenbergꎬ

塔夫斯大学ꎬ梅德福ꎬ美国 主要文件的中期草稿部分由下列专家审阅

:

•Scott M. Belcherꎬ辛辛那提大学ꎬ美国

•Antonia Calafatꎬ

国家环境健康中心ꎬ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ꎬ美国

•Jean ̄Pierre Cravediꎬ

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INRA)ꎬ 法国

•Sally Darneyꎬ三角研究园ꎬ

美国

•Evanthia Diamanti ̄Kandarakisꎬ雅典大学 Laiko

总医院ꎬ希腊

•Cynthia A. de Witꎬ

斯德哥尔摩大学ꎬ瑞典

•Tamara Gallowayꎬ

埃克塞特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ꎬ英国

•Andreas Giesꎬ德国联邦环境局ꎬ

德国

•Philippe Grandjeanꎬ兰德马克中心ꎬ美国

•Helmut Greimꎬ慕尼黑工业大学毒理和环境卫生研究所ꎬ

德国

•Louis J. Guilletteꎬ Jr. ꎬ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

美国

•Leif Kronbergꎬ

埃博学术大学ꎬ芬兰

•Robert Letcherꎬ加拿大环境部ꎬ加拿大

•Angel Nadalꎬ米格尔􀅰埃尔南德斯大学生物工程和 CIBERDEM

研究所ꎬ西班牙

•Roger Beemer Newmanꎬ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ꎬ美国

•Heather Patisaulꎬ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ꎬ美国

•Gail S. Prinsꎬ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美国    

(15)

  􀅰viii􀅰 

•Martin Scheringerꎬ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化学和生物工程研究所ꎬ瑞士

•Helmut Segnerꎬ伯尔尼大学ꎬ瑞士

•Nicol􀆦s Olea Serranoꎬ Facultad de Medicina(医学院)ꎬ

西班牙

•Peter Slyꎬ昆士兰大学ꎬ澳大利亚

•Shirlee Tanꎬ

独立顾问ꎬ法国巴黎

•Manuel Tena ̄Sempereꎬ

科尔多瓦大学ꎬ西班牙 这个项目的

UNEP/ WHO

秘书处包括:

•Marie ̄Noel Bruné Drisseꎬ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ꎬ瑞士日内瓦

•Carlos Doraꎬ

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

瑞士日内瓦

•Ruth A. Etzelꎬ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ꎬ瑞士日内瓦

•Agneta Sundén Byléhnꎬ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化学品处技术、工业和经济司ꎬ瑞 士日内瓦

•Simona Surduꎬ

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ꎬ瑞士日内瓦

Susan Jobling

提 供 编 辑 帮 助ꎬ Ioannis Athanassiadis、 Åke Bergman 和

Hans von Stedingk

进行文献整理ꎮ Kathy Prout (WHO)和

Marla Sheffer

提供了进一步的编辑 帮助ꎮ John Bellamy协助设计图纸和图形以及两份文件的布局ꎮ UNEP秘书处的顾

Nida Besbelli

提供组织支持并帮助完成参考文献、表格ꎬ以及缩写词和物种清单

的最后定稿ꎮ 由

Derek C. G. Muir

Åke Bergman

提供了化学物质清单ꎬ包括缩写 词、通用名和化学文摘社登记号ꎮ 摘要和主要文件中讨论的物种的清单由

Nida Besbelli、Åke Bergman、Poul Bjerregaard

Susan Jobling

撰写

更多的贡献和评论来 自

Heli Bathija ( WHO)、 Timothy J. Kasten ( UNEP)、 Desiree Montecillo Narvaez (UNEP)、 Maria Neira (WHO)

Sheryl Vanderpoel (WHO)ꎮ

工作组成员、科学专家和文本撰稿人均仅代表科学家本人ꎬ而不代表任何组织、

政府或行业ꎮ 所有参加这些文件编写的人员都以个人身份提供服务ꎬ并被要求签署 一份利益声明以通知负责人员其在工作的任何时候是否存在利益冲突ꎮ 通过这样 的程序确定相互间没有利益冲突ꎮ

挪威政府、瑞典环境部、瑞典研究理事会(FORMAS)和瑞典环境保护局对

UNEP

提供基金支持这两份文件的撰写和出版ꎮ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NIEHS)

通过

1 U01 ES02617

合作协议对

WHO

提供进一步支持ꎮ 文件的内容仅由作者负

责ꎬ不代表

NIEHS

的官方观点ꎮ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16)

概    要

   

2002

由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

(IPCS)、

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公布了一份«内分泌干扰物科学现状的全 球评估

»

的文件

(IPCSꎬ 2002)ꎮ

这项工作得出结论

:

当时的科学知识提供的证据表 明在野生动物身上观察到的某种效应可以归因于具有内分泌干扰功能的化学物质

(EDCs)ꎻ

在大多数情况下因果关系的证据比较微弱

观察到的大多数的影响也都发

生在高化学污染的地区ꎻ实验数据支持这一结论ꎮ 文件又进一步得出结论ꎬ在人类 身上只有微弱的内分泌相关影响的证据ꎮ

文件提出了全球内分泌干扰效应的不确定性ꎻ同时提出ꎬ如果暴露发生在生命 的早期阶段ꎬ内分泌干扰作用可能会影响发育过程ꎮ 但几乎没有数据可用于定义为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以外(根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化 学物质的内分泌相关的效应ꎬ如多氯联苯

( PCBs)、

二 英和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DDT)ꎮ

对于这些化学物质ꎬ除了西欧、北美和日本以外的世界各国都有明显的数据缺 口ꎮ IPCS (2002)文件最后得出结论说这需要广泛的合作和国际间的研究积极性ꎬ 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需求ꎮ

21

世纪初加强了的科学工作改善了我们对于

EDCs

对人类和野生动物健康影 响的理解ꎮ

例如ꎬ内分泌学会

(Diamanti ̄ Kandarakis et al. ꎬ2009)、欧盟委员会(Kortenkamp

et al. ꎬ2011)和欧洲环境总署(2012)

科学评论的发表ꎬ显示了这一科学问题的复杂

性ꎮ 这些文件关注了与公众和野生动物健康相关的

EDCsꎮ

此外ꎬ欧洲儿科内分泌 学会与美国儿科内分泌学会提出共识ꎬ呼吁对内分泌干扰物对儿童的影响采取行动

(Skakkebaek et al. ꎬ 2011)ꎮ

2012

年ꎬUNEP和

WHO

出版了

IPCS (2002)

文件的升级版ꎬ命名为«内分泌干 扰物的科学现状»ꎮ 这个文件提供了

EDCs

暴露和效应的全球状况的科学知识ꎮ 在

(17)

  􀅰x􀅰 

章解释了内分泌干扰物究竟是什么ꎬ然后在第

章分

12

个部分讨论了人类和 野生动物内分泌干扰相关细节ꎮ 这些工作是建立在内分泌系统在脊椎动物间非常 相似且内分泌效应自身显示出它们是不受物种影响的事实之上的ꎮ 这些效应是和 内分泌系统相关而不一定依赖物种ꎮ 如果人在易受攻击的时间和浓度暴露

EDCs

也 会导致内分泌的调节变化ꎬ那么发生在野生动物或实验动物身上的效应也可能出现 在人类身上ꎮ 特别关注的是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早期发育的影响ꎬ这些影响往往不 可逆转ꎬ而且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才变得明显ꎮ 第

章和最后的章节讨论了人类和 野生动物暴露的

EDCs

和潜在的

EDCsꎮ

关 键 问 题

①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取决于正常的繁殖能力和发育能力ꎮ

而没有一个健

康的内分泌系统ꎬ健康是不可能实现的ꎮ

②内分泌干扰物的三条重要证据:

许多人类内分泌相关疾病的高发病率和增加趋势ꎮ

已在野生动物种群观察到的内分泌相关效应ꎮ

在实验室研究中对与疾病相关联的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的化学物质的 识别ꎮ

③许多与内分泌有关的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现象在增加ꎮ

一些国家很大比例(达

40% )的年轻男人精液质量低ꎬ这导致他们生育的能

力下降ꎮ

男婴生殖器畸形ꎬ如睾丸不降(隐睾)和阴茎畸形(尿道下裂)ꎬ其发生率随 时间增加或趋近于高水平

在一些国家不良妊娠发生率增加ꎬ如早产和低出生体重ꎮ

发生在一些国家儿童身上的与甲状腺异常效应有关的神经行为紊乱在过 去的几十年有所增加ꎮ

与内分泌相关的癌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睾丸癌和甲 状腺癌)的全球发病率在过去的

40 ~ 50

年一直在增加ꎮ

研究发现ꎬ在所有国家中年轻女孩乳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ꎬ这是乳腺癌的 一个危险因素ꎮ

过去

40

年ꎬ世界各地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人数显著增加ꎮ WHO估计世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18)

  􀅰xi􀅰 

界上有

15

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ꎬ在

1980 ~ 2008

年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数 量由

1. 53

亿增加到

3. 47

亿ꎮ

④接近 800

个化学品已知或是怀疑具有干扰激素受体、激素合成或者激素转化 的能力ꎮ 然而ꎬ这些化学物质中只有一小部分经过测试并被确认对完整的生物体具 有明显的内分泌影响ꎮ

当前商业用的绝大多数化学物质尚未经过测试ꎮ

数据的缺失导致了对于具有扰乱内分泌系统能力的化学物质真实风险程 度的极大不确定性ꎮ

⑤世界各地的人和野生动物种群均暴露于 EDCsꎮ

许多已知和潜在的

EDCs

通过自然过程以及商业途径进行全球传输ꎬ导致 全球接触和暴露

不同于

10

年前ꎬ我们现在知道人和野生动物暴露于更多的

EDCs

而不仅仅 是过去知道的

POP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ꎮ

人类和野生动物体内一些新的

POPs

水平仍在增加ꎬ同时也暴露于持久性 和生物蓄积性较小的ꎬ但普遍存在的化学物质ꎮ

除了食物和饮用水以外ꎬ已确定了人体暴露于

EDCs

和潜在

EDCs

的新 来源ꎮ

儿童比成人有更高的暴露ꎮ 例如ꎬ通过他们的手

口行为和较高的代谢 速率ꎮ

⑥近几十年来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ꎬ排除遗传因素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之外ꎬ

环境和其他非遗传因素ꎬ包括营养、母亲年龄、病毒性疾病和化学暴露也在起作用ꎬ 但很难确定

尽管比较困难

但其中的一些联系已经变得明显

:

少年的隐睾症与己烯雌酚(DES)、多溴二苯醚

(PBDEs)

和怀孕期间职业接 触农药有关

最近的证据也显示了与止痛药扑热息痛有关

然而

几乎没 有证据表明

PCBs

DDE

DDT

与隐睾症有关ꎮ

多氯二 英和

PCBs(

缺乏一些解毒酶的女性

)

高暴露是乳腺癌的危险因 素ꎮ 虽然暴露于天然和人工合成的雌激素与乳腺癌有关ꎬ但是环境中具有 雌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与疾病的关系的类似证据并不可用ꎮ

前列腺癌风险与职业暴露于农药(尚不明确

)、PCBs

和砷相关ꎮ 流行病学 研究发现一些情况下镉暴露与前列腺癌有关ꎬ尽管这种联系是微弱的ꎮ

PCBs

相关的神经发育毒性对大脑的发育起着负面影响ꎮ 注意缺陷

/

   

(19)

  􀅰xii􀅰 

动障碍(ADHD)过去被认为是由于接触了高浓度的有机磷农药ꎮ 其他的 化学品还没有研究ꎮ

观察到农药使用者和他们的妻子甲状腺癌的超额风险ꎬ虽然涉及的农药的 性质还没有确定ꎮ

⑦EDCs

暴露和其他内分泌疾病之间的关系存在重要的知识缺口ꎬ如下:

具有很少的与

EDC

暴露相关的不良妊娠、乳房发育提前、肥胖或糖尿病的 流行病学证据ꎮ

几乎没有关于

EDCs

暴露与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联系的信息ꎮ

在胎儿发育期暴露于事故后高浓度

PCBs(

多氯联苯)或在儿童期暴露于二 英都会增加成年后精液质量下降的风险ꎮ 除了这些研究ꎬ没有关于胎儿 期

EDCs

暴露和成年期精液质量的评估数据

现有的研究没有关于胎儿发育期

EDCs

暴露和

20 ~ 40

年后睾丸癌发生的 潜在联系的信息ꎮ

⑧许多的实验室研究支持化学品暴露导致了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紊乱的

设想ꎮ EDCs暴露的最敏感窗口期是发育的关键时期ꎬ如胚胎发育期和青春期ꎮ

胎儿发育期暴露引起的变化虽然不像出生缺陷那样明显ꎬ但能引起永久的 变化ꎬ进而导致贯穿生命周期的疾病发生ꎮ

从动物的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中所获得的这些见解ꎬ影响当前毒理学测试 和筛选的实践ꎮ 而不是仅仅研究在成年后暴露的影响ꎬ发育的敏感窗口期 暴露的影响ꎬ围产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的暴露效应需要仔细审查ꎮ

⑨全球范围内ꎬ尚未能充分解释导致内分泌疾病和紊乱趋势的潜在环境原因ꎮ

卫生保健系统没有适当的机制来解释环境风险因素对内分泌紊乱的作用

通过使用初级预防手段处理这些疾病与紊乱所能够获得的好处还没有被 人们广泛意识到

⑩内分泌干扰效应已经对野生动物种群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了负面影响ꎮ

这些效应非常普遍

主要是由于

POPs

的影响

禁用这些化学物质减少了暴露 并使得一些种群得以恢复ꎮ

因此ꎬ在环境中持续增加的并引起关注的额外的

EDCs

导致当前野生动物 物种种群数下降似乎是合理的ꎮ 野生动物种群也受其他环境压力的挑战ꎬ 特别是易受

EDCs

暴露的影响ꎮ

􀃊

􀁉

􀁓国际上认可的识别和验证内分泌干扰物的测试方法局限在已知的内分泌干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20)

  􀅰xiii􀅰 

扰效应范围内ꎮ 这增大了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有害效应被忽视的可能性ꎮ

对于许多内分泌干扰效应ꎬ并没有认可和经过验证的检测方法ꎬ尽管科学 的工具和实验方法是可以获得的ꎮ

对于大范围的人类健康效应ꎬ如女性生殖紊乱和激素癌症ꎬ并没有可用的 实验模型ꎮ 这严重地阻碍了理解全面风险的进展ꎮ

􀃊

􀁉

􀁔因 EDSs

的存在ꎬ疾病风险可能被大大低估ꎮ

专注于一种

EDCs

与一种疾病的关系严重低估了

EDCs

混合物导致的疾病 的风险ꎮ 我们知道人类和野生动物同时暴露于许多

EDCsꎻ因此ꎬ测量暴露

EDCs

的混合物和疾病或障碍之间的联系在生理学上是合理的ꎮ 此外ꎬ 很可能暴露在单一

EDCs

可能引起疾病综合征或多种疾病ꎬ这是一个还没 有充分研究的领域ꎮ

􀃊

􀁉

􀁕重点应该是通过各种机制减少暴露的风险ꎮ

政府采取的减少暴露的行动虽

然有限ꎬ但在特定情况下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如禁止和限制使用铅、毒死蜱、三丁基 锡、PCBs和其他一些

POPs)ꎮ

这有助于降低人和野生动物疾病的发病率ꎮ

􀃊

􀁉

􀁖尽管我们理解 EDCs

有了实质性的进步ꎬ但不确定性和知识缺口仍然存在ꎬ这

一点很重要且不容忽视ꎮ 这些知识缺口妨碍更好地保护公众和野生动物方面的进 步ꎮ 一个综合的、协调一致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ꎬ这样的努力可以为明确

EDCs

在当 前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下降中的角色ꎮ

内分泌干扰物的一般方面

(

)

目前文件对

EDCs

和潜在

EDCs

使用了相同的定义ꎬ该定义是由

IPCS(2002)

发 展而来:“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外源物质或混合物ꎬ其能改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ꎬ从 而对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或其后代或子群体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ꎬ而潜在的内分泌 不须干扰物是外源物质或混合物ꎬ这些化学物拥存的属性是可能导致一个完整的有 机体或其后代ꎬ或(亚)种群的内分泌紊乱ꎮ

除了上述关键问题ꎬ第

章最相关的主要信息介绍如下:

◆究竟什么是内分干扰物?

一些内分泌干扰物能直接以激素类似物或者拮抗

剂的角色作用于激素受体ꎮ 其他内分泌干扰物能直接作用于那些控制传递激素给 正常靶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ꎮ

◆内分泌干扰物与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与它的效力并不是等价的ꎮ

化学物对激

   

(21)

  􀅰xiv􀅰 

素系统的效力取决于多种因素ꎮ

◆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各种机制在体内和体外产生非线性剂量反应曲线ꎮ

◆环境化学品不仅可以发挥雌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内分泌干扰活

性ꎮ 一些环境化学品已知同时和多种激素受体相互作用ꎮ

◆组织发育期间对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敏感性最高ꎻ发育期间的效应比成年期效

应的所需浓度要低ꎮ

◆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检测工作必须涵盖整个发育时期ꎬ并辅以一个持续整个生

命周期的跟进工作ꎬ用以评估潜在效应ꎮ

◆内分泌干扰作用代表一种特殊的毒性形式ꎬ当解释 EDCs

的研究结果时或设

计研究去阐述

EDCs

对人和野生动物健康的效应和量化风险时必须考虑ꎮ

过去的

10

已经确定了内分泌干扰物可以共同作用产生附加效应

即使将化 学物单独暴露不会产生可观察到效应的低剂量混合时

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的证据

(

)

过去的

10

科学理解内分泌干扰物和健康的关系有了迅速的进步

越来越 关注的是ꎬ母亲、胎儿和儿童暴露于

EDCs

在许多内分泌疾病和紊乱病因中的作用可 能比以前认为的更重要ꎮ

这是野生动物种群研究和实验动物研究所显示的

EDCs

暴露与不利健康影响之 间的关联ꎬ以及不能由遗传因素单独解释多种内分泌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增加的事 实所支持的ꎮ 迄今为止ꎬ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探索了关于少数优先污染物的非常有限 的假设ꎬ没有考虑对更广泛范围的污染物的联合暴露ꎮ 下文介绍了第

章的每种内 分泌疾病或紊乱的主要信息ꎬ重点介绍自

IPCS(2002)

报告发表以来在知识和理解 方面取得的进展

雌性生殖健康

◆对内分泌途径调控雌性生殖的过程的了解逐渐增加ꎬ表明 EDCs

在对雌性生

殖功能障碍的多重影响中起作用在生物学上是合理可信的ꎮ

◆支持 EDCs

促进青春期和乳房发育、引起子宫肌瘤(邻苯二甲酸盐)和子宫内 膜异位症(PCBs、邻苯二甲酸盐和二 英)的证据有限ꎬ并且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 相互矛盾ꎻ几乎没有

EDCs

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或不孕的证据ꎻ然而ꎬ很少有研究直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22)

  􀅰xv􀅰 

接检测这些疾病的化学病因ꎬ并且只对极少数的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ꎮ

◆历史上子宫肌瘤的高发病率事件也发生在波罗的海海豹种群中ꎬ与接触污染

特别是

PCBs

和有机氯农药有关

随着这些化学物质的环境浓度的下降

这些海 豹种群正在恢复ꎮ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ꎬ雌性鸟类、鱼类和腹足类成功繁殖率

的下降与

PCBs、有机氯农药、三丁基锡和二 英有关ꎮ

随着这些

EDCs

暴露的下降ꎬ

野生动物群体中不利的繁殖效应也在下降

◆与 2002

年相比ꎬ现在有更多来自实验室研究的证据显示化学品暴露会干扰 青春期时间、生殖力和生育力的内分泌信号以及更年期ꎮ

我们对雌性生殖系统中内分泌干扰效应的认识还很不够

许多的机制还不 清楚ꎬ所研究的化学物质还很有限ꎮ

◆对与雌性生殖系统内分泌干扰效应有关的化学物质的筛查可用的方法仍然

十分局限ꎮ 针对许多野生动物类群的法规测试方法还没有被开发ꎬ而且在哺乳动物 实验中检测的内分泌终点有时不足以检测

EDCs

在诱导这里描述的许多雌性生殖障 碍和疾病中可能的作用ꎮ

雄性生殖健康

◆与 2002

年比较ꎬ睾丸癌在欧洲国家的发生率有了进一步的增加ꎬ这些国家在 这方面有了相当细致的研究ꎮ

◆尽管存在地理差异ꎬ一些国家年轻男子的精液质量下降ꎻ丹麦、芬兰、德国、挪

威和瑞典一般人群中

20%~ 40%

的年轻男子精子计数处于低生育力的范围ꎮ

◆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研究报道精液质量降低ꎬ在同一地区过去的 60

年中婴

儿生殖器畸形的发生率和男性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率平行增加ꎮ 出生时隐睾 的发生与睾丸癌风险增加

倍以及精液质量下降和低生育力有关ꎮ

◆几个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ꎬ母亲暴露 DES、对乙酰氨基酚、PBDEs

或未知农药

的混合物与儿子发生隐睾呈弱相关ꎬ没有发现与个别农药的联系ꎬ这凸显了在流行 病学和实验室调查中包括混合物评估的重要性ꎮ 研究没有确认隐睾和

PCBs

DDT/ DDE

的联系ꎮ

◆在胎儿发育时期高浓度暴露 PCBs

或儿童时期暴露二 英增加了成年时精液

质量降低的风险ꎮ 除了这些研究ꎬ没有关于胎儿期

EDCs

暴露和成年期精液质量关 系的评估数据ꎮ 没有进行研究探索胎儿

EDCs

暴露与

20 ~ 40

年后发生睾丸癌风险 之间的潜在联系ꎮ

   

(23)

  􀅰xvi􀅰 

◆有限的证据显示尿道下裂或精液质量下降轻微增加的风险与具有内分泌干

扰性的农药混合物暴露有关ꎮ 有限的证据也表明孕产妇的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和男 婴肛门-生殖器之间距离减小(反映精液质量降低)是有联系的ꎮ 对于大多数化学 物

胎儿暴露与儿童或成年男性生殖健康之间的潜在关联尚未研究

◆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已在大鼠身上建立ꎬ结果显示在胎鼠雄性编

程窗口期暴露

EDCs

和睾丸发育不全有相互关系ꎮ 现已在大鼠中证明了一种可以引 起雄性生殖道不可逆性障碍的机制ꎮ

◆啮齿类动物实验显示ꎬ暴露于几种抗雄激素的农药会引起隐睾、尿道下裂和

精液质量降低

并且常常与肛门与生殖器间距离缩短相关

◆并不是所有在大鼠身上可见的效应能出现在其他物种身上ꎬ反之亦然ꎮ

最近

的数据表明ꎬ邻苯二甲酸酯对大鼠的影响未在小鼠或在人类睾丸的体外研究中发 现ꎮ 就双酚

而言ꎬ人类睾丸模型显示毒性效应敏感性强于大鼠模型ꎮ

◆除了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在逻辑上很难发现外ꎬ雄激素缺乏和雌激素暴露的症

状可见于城市和农村环境的各种野生生物物种中

并且在一些区域有限数量物种中 这些症状与化学物暴露有关ꎮ

◆污水厂废水中雌激素化合物对雄鱼的雌性化作用在 20

世纪

90

年代被首次

报道ꎬ现在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多种鱼类中观察到这一作用ꎬ表明这已是一个普遍的 现象ꎮ 雌性化(雌雄间性)的雄鱼降低了精子的产量和繁殖成功性ꎮ

一系列的野生动物中可见的效应可以通过实验动物暴露

EDCs

的实验室研究 复制出来ꎮ

性别比例

EDCs

相关的性别比例失衡

导致人类男性后代减少确实存在

(

如与二 英 和

2-

-3-

氯丙烷相关

)ꎬ

虽然机制未明

二 英对性别比例的影响已经在小鼠模 型上得到了证实ꎮ

◆与 EDCs

相关的性别比例失衡已经在鱼和软体动物身上观察到ꎬ并且

EDCs

对某些物种性别比例的影响也得到了实验室证据的支持ꎮ

与甲状腺相关的疾病

◆与 2002

年相比ꎬ增加但仍然有限的证据表明甲状腺相关性疾病与化学暴露 存在关系ꎮ 然而ꎬ很少有直接证据表明对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影响介导了这些关联ꎮ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24)

  􀅰xvii􀅰 

目前为止没有直接的方法来验证人群中的这种假说ꎮ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了化学暴露(PCBs、PBDEs、

邻苯二甲酸盐、BPA和全

氟化学物质

)

(

包括孕妇中

)

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联

但这些研究很少报道化学暴 露与后代脐带血中的甲状腺检测指标或后代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的关联ꎮ

◆啮齿类动物实验表明有许多的化学物质能影响甲状腺的功能ꎮ

例如ꎬPCBs

的暴露明显降低了啮齿类动物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同样ꎬ有些化学物质可能直接干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ꎬ其干扰方式不能仅通

过测定血清激素水平检出ꎮ

所见效应的变异性被一些人阐述

表明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化学物质会 干扰人类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ꎮ

◆野生物种化学品暴露和甲状腺激素紊乱之间的关系的证据在过去的十年中

增加ꎬ特别是与暴露于阻燃剂

PBDEs

PCBs

的关系ꎬ但对其他化学品研究得还 不够ꎮ

◆支持 EDCs

干扰野生动物甲状腺功能的有力证据增加了此种效应可能在人类 中发生这一假说的可信度

◆目前ꎬ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概念框架中列出的化学品测试中ꎬ甲状腺紊乱

已被公认为不易解决ꎮ 遗传品系小鼠已被广泛使用ꎬ可帮助阐明化学品暴露可能干 扰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机制

儿童和野生动物神经发育紊乱

◆有一些数据集(如 PCBs、铅和甲基汞)

表明ꎬ与这些

EDCs

和潜在

EDCs

的环 境相关的发育期暴露已经导致人类的认知和行为障碍ꎮ

◆动物实验的充分数据显示宫内暴露 EDCs

可影响认知ꎬ有限的数据表明性别

二态行为也受到影响ꎮ

◆野生动物暴露的研究为 EDCs

的暴露水平、早期和亚临床效应以及临床神经

毒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ꎬ因为暴露机制、潜在的影响和结局往往类似于人类ꎮ 有关 对野生动物生长、发育和行为的影响ꎬ一些

PCBs

和汞的数据存在ꎬ但其他

EDCs

的 数据较少或根本不存在ꎮ

◆自 2002

年以来ꎬ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甲状腺激素机制参与人类和野生动物 的神经发育障碍ꎬ以及与成年期相比胚胎和出生后发育对

EDCs

的敏感性ꎮ

◆严重的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导致严重的脑损伤ꎮ

在怀孕期间中等(25% )甚至

   

(25)

  􀅰xviii􀅰 

短暂的甲状腺素不足也与智商降低、儿童多动症ꎬ甚至自闭症有关ꎮ

◆上市前ꎬ化学品测试策略通常不要求评估化学品产生的发育神经毒性效应ꎮ

与激素相关的癌症

◆人类内分泌相关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不能用遗传因素来解释ꎻ包括化学品暴露

在内的环境因素也是癌症的重要病因ꎬ但这些因素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查明ꎮ

◆对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ꎬ内源性和治疗性雌激素的作用

有据可查ꎬ表明外源性雌激素可能导致癌症风险具有生物合理性ꎮ 然而ꎬ显示与乳 腺癌(二 英、PCBs和溶剂)或前列腺癌(未指定的农药、PCBs、镉和砷)相关的化学 物质或是没有强雌激素活性

或是没有被具体说明

ꎮ EDCs

参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 癌的可能性很少受到关注ꎮ

◆有证据表明甲状腺癌与农药和 2ꎬ3ꎬ7ꎬ8-四氯二苯并 -p-二 英呈弱相关ꎬ但

没有证据显示涉及激素机制ꎮ

尚无用于法规测试的激素癌症模型

这使得激素致癌物的鉴定非常困难

研 究人员只能依靠流行病学进行研究ꎮ 流行病学研究只有在疾病发生后才能发现致 癌风险ꎬ而不易查明具体的化学物质ꎮ

◆内分泌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相似类型的癌症也见于野生动物物种(

几种海

洋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以及家养宠物中ꎮ 生活在受污染地区的野生动物内分泌 肿瘤往往比居住在更原始环境中的动物常见

人类和野生动物肾上腺疾病

◆实验数据和野生动物种群暴露数据都表明ꎬ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HPA)轴

和肾上腺都是环境相关暴露浓度下由污染物引起的内分泌干扰的靶ꎮ 例如ꎬ在暴露 于

DDT

PCBs

及其甲基砜代谢物混合物的波罗的海海豹中发现肾上腺皮质增生ꎮ 尽管如此ꎬ与其他内分泌轴相比ꎬHPA轴迄今在内分泌干扰物研究中受到的关注相 对较少ꎮ

◆发育中的器官对激素水平改变尤为敏感ꎬ在发育的关键窗口期接触化学品可

能造成肾上腺不可逆转的影响ꎬ直到成年后可以表现出来ꎮ 最近的实验数据表明ꎬ 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环境相关污染物(多氯联苯)暴露可以影响胎儿肾上腺皮 质的发育和

HPA

轴的功能以及诱导对应激的反应的延迟效应ꎮ

◆对很大一部分化学物质ꎬ既没有暴露影响肾上腺功能的证据ꎬ也没有任何体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26)

  􀅰xix􀅰 

内实验检测该效应ꎬ然而ꎬ多种化学品和混合物在体外实验中可引起该效应

(

H295R

细胞系中)ꎮ

骨骼疾病

有限的研究表明

六氯苯

、PCBs

DDT

的意外中毒能造成人类骨骼疾病

并 且对此已提出了一种合理但尚未证实的内分泌机制ꎮ

◆对人类的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了暴露于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持久性有机

污染物(POPs)和骨密度降低或骨折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ꎮ

代谢障碍

◆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是由于能量储存-

能量平衡内分泌系统的破坏引

起的ꎬ因此可能对

EDCs

敏感ꎮ

◆动物模型证明早期发育过程中暴露于各种化学物质会导致体重增加ꎬ从而揭

示发育早期肥胖起源的可能性

因为破坏了内分泌系统中控制体重增加

(

脂肪组 织、脑、骨骼肌、肝脏、胰腺和胃肠道)的许多组件ꎬ这些化学物质构成了一类新的内 分泌干扰物ꎬ称为“环境致肥因子(obesogens)”ꎮ

◆肥胖也和Ⅱ型糖尿病相关联ꎬ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化学物质能导致肥胖ꎬ也能

导致葡萄糖耐量改变和降低胰岛素抵抗ꎮ

◆尽管一些化学物质可能影响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 β

细胞的功能ꎬ包括

BPA、

多氯联苯、二 英、砷和邻苯二甲酸盐ꎬ但没有令人信服的动物数据将化学品暴露与

Ⅰ型糖尿病联系起来ꎮ

这些化学物质中许多在动物模型中具有免疫毒性ꎬ因此它们

可能通过免疫和内分泌机制起作用而引起Ⅰ型糖尿病ꎮ

◆存在有限的流行病学数据支持妊娠期 EDCs

暴露可影响婴儿和儿童体重增加

这一观点ꎮ 有限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ꎬ成人接触某些

EDCs(

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 物

、BPA)

型糖尿病相关

但没有

型糖尿病的资料

没有足够的内分泌机制 证据ꎬ并且没有对该领域进行充分的研究ꎮ

人类和野生动物免疫功能和疾病

◆从实验室数据以及人类和野生动物样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ꎬEDCs

可以在免

疫相关疾病的发展中发挥作用ꎬ并且至少对近年来这类疾病发病的增加起到部分 作用ꎮ

   

(27)

  􀅰xx􀅰 

◆自 2002

年以来ꎬ将各种核受体与

NF-κB(

炎症和免疫的主要调节者之一)连 接的分子机制已经阐明ꎬ并且发育免疫毒性研究将诸如

DES

和植物雌激素染料木 黄酮之类的化合物与产后免疫疾病联系起来ꎮ 雌激素暴露已经显示可以导致前列 腺炎ꎬBPA暴露导致变应性过敏、抗体产生和Ⅱ型辅助

细胞免疫反应ꎮ

◆EDCs

暴露与全身性炎症、免疫功能障碍和免疫系统癌症如淋巴瘤和白血病

有关ꎮ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核受体信号通路发挥作用ꎬ核受体通路通过与炎症通 路的交互作用(crosstalk)建立与免疫系统的关系ꎮ

◆有充足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其他持久 POPs

暴露与自

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ꎬ接触邻苯二甲酸酯和二 英与子宫内膜异位和过敏相 关ꎬ接触邻苯二甲酸酯与哮喘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相关ꎮ 然而ꎬ其中的内分泌机制并 不清楚ꎮ

◆总之ꎬ这些新见解强调迫切需要更好的理解 EDCs

如何影响正常免疫功能和

免疫紊乱ꎬ以及暴露窗口如何影响疾病发病率(特别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ꎮ 种群衰落

◆世界野生动物物种和群体持续衰落ꎮ

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ꎬ包括过度开

采、栖息地的丢失、气候的改变和化学污染ꎮ

◆根据我们对于 EDCs

的理解及其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的认识ꎬ一些野生动物

种群

(

猛禽类

海豹和蜗牛

)

数量的下降

极有可能分别是受滴滴涕

多氯联苯和 三丁基锡这些化学物质的影响ꎮ 由于随着上述化学物质被限制使用ꎬ野生动物种 群数量得以恢复

使

EDCs

导致野生动物种群减少的证据强度相对于

2002

年已经 增加ꎮ

现代商业中

与内分泌干扰

POPs

作用机制类似的

EDCs

被怀疑也是造成今 天野生动物物种减少的一个因素ꎮ 证明个体内分泌效应与种群下降或其他效应之 间的明确联系始终是具有挑战性的

因为很难从其他应激因素和生态因素的效应中 区分化学品的效应ꎮ 当前野生动物种群减少的内分泌机制虽然很有可能ꎬ但尚未得 到证实

◆尽管人们担心全球范围内人口不断增加ꎬ但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生育率远低于

更替水平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经济因素在这些变化中起作用

精液质量不良和低 生育水平也会导致这一趋势是合理的ꎬ然而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探索ꎮ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28)

  􀅰xxi􀅰 

人类和野生动物对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

(

)

10

年前相比ꎬ现在对

EDCs

和潜在

EDCs

的暴露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 了解ꎮ 包括

EDCs

相关化学品的多样性以及人类和野生动物的暴露途径和水平等ꎮ 例如ꎬ10年前

IPCS

关于

EDCs

的报告中仅简要介绍了溴化阻燃剂ꎬ而全氟化合物则 完全没有被提及ꎮ 除此之外ꎬ现在在人类和野生动物中有更多的

EDCs

被发现ꎮ 关 于暴露于内分泌干扰物最相关的重要信息如下:

◆与 10

年前不同的是ꎬ现在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人类和野生动物暴露于更多的

EDCsꎬ不仅仅是 POPsꎮ

然而ꎬ目前只有环境中一小部分潜在的

EDCs

是已知的ꎮ

◆EDCs

具有化学多样性ꎬ主要是人造化学品被广泛用于各种材料和产品ꎮ

EDCs

存在于食品、自然(野生动物)和人体中ꎬ也可以从环境、人体、野生动物和植物 等中存在的其他人造的化学物质分解而来

◆人类和野生动物同时暴露于多种 EDCsꎬ有理由担心不同 EDCs

可能共同作用

导致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增加ꎮ

◆现在ꎬ只有少量的化学品和几类 EDCs

经过了评估ꎬ仅仅是“冰山一角”ꎮ 更

全面地评估人类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同的

EDCs

混合物是必要的ꎮ 提高检测任何潜在

EDCs

的能力应该是全球的优先事项ꎮ 理想情况下ꎬ应发展“暴露组”或一生中可能 发生的环境暴露的详尽图谱

◆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发育易损期是从受精到胎儿发育期以及幼儿的哺乳期ꎬ在

这一时期暴露于

EDCs

受到特别关注ꎮ

◆EDCs

暴露的新来源已经确定ꎬ除了食物外ꎬ还包括室内环境和电子产品回收

品及它们的垃圾(对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的国家后者是特别关心的问题)ꎮ 孩子 们由于他们的手

嘴的活动和更高的代谢率可能有更高的风险

◆并非所有 EDCs

暴露的来源都是已知的ꎬ因为缺乏材料和产品化学成分的

声明ꎮ

◆空间和时间监测对理解暴露水平和趋势是至关重要的ꎮ

这种监测应包括从

人类和野生动物组织(代表一个物种)以及水或其他环境中检测非持久性内分泌干 扰物ꎮ

◆人类和野生动物暴露水平与化学品使用量有关ꎮ

禁止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

物已经使环境和人体中这些物质的负担水平下降ꎬ相比之下ꎬ越来越多的一些新    

(29)

  􀅰xxii􀅰 

EDCs

的水平在增加ꎬ例如ꎬ全氟烷基化合物和被禁用的溴系阻燃剂的替代物ꎮ

◆EDCs

通过自然过程(海洋和气流)和商业活动进行全球运输ꎬ导致世界范围

内的人类和野生动物接触

EDCsꎮ

 

 

EDCs

有干扰组织和器官发育及功能的能力ꎬ因此它们可能会在整个生命周期 中改变对不同类型的疾病的敏感性ꎬ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全球威胁ꎮ

进展

我们开始了解在发育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中某些事件的重要性ꎬ它们能与遗传背 景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ꎮ 很明显ꎬ大量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发育过程 中有其起源ꎮ 同样已经清楚的是ꎬ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在发育过程中接触

EDCsꎮ

正如在动物模型和在越来越多的人群研究中所显示的ꎬ发育过程中暴露

EDCs

将导致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病率增加ꎮ 其中包括一些主要的人类疾病在全世界的 发病率和患病率增加ꎮ 在当前

EDCs

暴露水平下ꎬ正常人群中这些疾病和功能障碍的 发病率增加ꎮ 根据对人类的研究同样清楚的是ꎬ我们在任何时候可能接触成百上千的 环境化学物质ꎮ 现在在全球几乎不可能确定一个未受到暴露的人群ꎮ 对全球不断增 加的疾病负担ꎬEDCs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ꎬ子孙后代还可能受到影响ꎮ

现在已很清楚的是减少对这些化合物的使用对人类和野生动物有明显的好处ꎮ 通过政府行动来降低暴露风险ꎬ虽然是有限的ꎬ 但在特定情况下ꎬ如禁止和限制使 用铅

毒死蜱

三丁基锡

多氯联苯和其他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被证明是有效 的ꎬ这有助于减少人类和野生动物患病的频率ꎮ

EDCs

的了解的进步主要基于对发达地区进行研究获得的信息

全世界大部 分地区特别是非洲、亚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仍缺乏相关数据ꎮ

将来的需求

更好地了解

EDCs

如何以及何时发挥作用的信息是必需的ꎬ使我们能在发育过 程中减少暴露和防止疾病发生ꎮ 一个明显通过对暴露进行控制成功实施一级预防 的案例是铅ꎮ 针对通过预防环境诱发的疾病以改善人类和野生动物健康ꎬ我们利用 现有的知识已经确定了以下需求ꎮ

内分泌干扰物的科学现状

(30)

  􀅰xxiii􀅰 

A􀆰

强化

EDCs

的知识:改进目前科学家研究动物模型、人类或野生动物中使用 的一次研究一种化学物、一种疾病和一个剂量的方法至关重要ꎮ 了解人类和野生动 物所暴露的化学物质混合物的影响越来越重要ꎮ 科学家评估

EDC

的作用需要考虑 被扰乱的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如低剂量效应和非单调剂量-反应曲线、组织特异性和 跨生命周期的暴露窗口)ꎮ 从对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和人类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努力 获得相关知识ꎬ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方法来确定导致内分泌相关疾病和功能障碍发病 率增加的化学物质ꎮ 已知的

EDCs

可能并不代表全部相关的分子结构和性质ꎬ因为 许多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暴露评估和测试主要集中于卤化物ꎮ 因此ꎬ鉴别其他可能的

EDCs

的研究是需要的ꎮ 内分泌干扰作用不再局限于雌激素、雄激素和甲状腺通路ꎮ 化学物质也干扰代谢、脂肪存储、骨骼发育和免疫系统ꎬ这表明所有内分泌系统都可 以受到

EDCs

的影响

总之

这些新见解带来一个重要的需求

即需要对内分泌系统 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以确定

EDCs

如何影响正常的内分泌功能ꎬ暴露的窗口如何影响 疾病发病率(特别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ꎬ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传递给子孙后代的ꎮ

此外ꎬ需要用新的方法来调查内分泌干扰物的混合物对疾病易感性和病因的影 响ꎬ一次只调查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可能会低估同时接触多种内分泌干扰物所带来的 联合风险ꎮ 评估

EDCs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ꎬ需要包括暴露于混合化学物时对一种疾 病的效应ꎬ也要包括暴露于一种化学物质时对多种疾病的效应ꎮ 虽然很重要ꎬ但人 群研究不能显示因果关系ꎬ因此利用动物研究获取因果关系的数据对于支持人群研 究十分关键ꎮ

B.

提高

EDCs

的检测水平:经过验证的筛选和测试系统已经由几个政府发布ꎬ 但它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确保这些系统的正常运作ꎮ 这些系统包含体外和 体内实验的终点和各种物种

包括鱼类

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

正在探索新的方法

即研究一系列高通量体外试验预测毒性的能力ꎬ其结果可用于危害识别和潜在的风 险评估

因为没有毒性资料的化学物质的数量庞大

而高通量实验可以提供虽不完 整但十分重要的信息ꎬ所以这些新方法很重要ꎮ 发展过程中还需面临另一个挑战ꎬ 即过去

10

年对

EDCs

的研究揭示了一些化学物质与内分泌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 用ꎬ这种作用可能在当前经过验证的测试系统中无法被检测到ꎮ 最后ꎬ发展从体外 机制数据到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各个层面对研究进行综合有效考虑的证据权重的方 法十分重要ꎮ

C.

减少暴露和易患疾病:我们必须知道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或野生动物物 种)和地区之间人类和野生动物暴露的

EDCs

的性质ꎬ以及其在血液、胎盘、羊水和

   

Références

Documents relatifs

Lyon, 1987:89–91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 genic Risks to Humans Suppl. Effect on rat lung of in- tratracheal injections of stamped aluminium powders containing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20). COVID-19 in children and the role of school settings in COVID-19 transmission.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Mental Health Systems

Interim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r Confirme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n Healthcare Settings. Infection prevention

委员会近期对利什曼病在流行病学、寄生虫学,媒介、病理学及防治

Clark、Suneela Garg、Christian Garms、Khalid Abdul Hadi、Alejandro Hernández、Linda J Hood、Isaac Macharia、Thierry Mom、Alfred Mwamba、Katrin Neumann、Augusto

– 耳廓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声波达到双耳时,首先接触耳廓,之

至于送怀于千载之下,这是说文章能够传世。就 如离骚,史记,就如诗品,文心雕龙,传世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