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cun résultat trouvé

海运成本的决定因素

Dans le document 海 运 述 评 (Page 61-67)

决策者和托运人有兴趣了解国际海运成本的决 定因素。海运处理超过80%的全球贸易量(发 展中国家大约90%的国际贸易量是通过海运完 成的),了解贸易商为商品货物的国际运输支 付的费用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助于确定决策者可 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干预。最近的广泛研究帮助 确定了运输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见Cullinane et al.,2012;拉加经委会,2002;Sourdin and Pomfret,2012;Wilmsmeier,2014,以及其中 的评论文献)。

图3.1概括了7类决定因素。本节其余部分将对 每一类决定因素进行介绍并探讨决策者用来帮 助降低国际海运成本的选项。

近年来,决策者和行业参与者正越来越多地将 环境可持续性标准纳入其规划程序、政策和结 构中,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减排和改善环境足迹 方面的全球挑战,而且也是为了以此作为改 善节能水平和提高现有资源分配效率的一种手 段。具体措施可能涉及发展节省燃料型船舶,

提高能源效率,重塑运输架构和网络,调整和 发展适当的基础设施,反思和优化货运物流的 操作程序,利用新技术,以及支持信息和通信 技术及智能运输系统。

港口

• 基础设施和 上层设施

• 港口生产率

• 港口运营商模式

• 港口收费

贸易流量

• 贸易失衡

• 贸易量

• 贸易的互补性

海运行业的结构

• 竞争

• 班轮服务的提供

• 监管

在全球航运 网络中的位置

• 连通性

• 集中性

• 距离 船舶运营成本

• 船员配置

• 燃料

• 登记 便利化

• 贸易便利化

• 运输便利化 承运货物

• 运输量

• 价值

• 产品类型

国际海运 成本的 决定因素

资料来源:贸发会议秘书处,根据Wilmsmeier(2014)编制。

图3.1 海运成本的决定因素

1. 贸易和运输便利化

必须通过增加运费转嫁给客户。Wilmsmeier et

al.(2006)估计,清关时间每减少10%,海运费用

近年来,运力供应过剩加上全球经济疲弱,一 直是影响运价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应对运价低 迷以及增加一些收入,承运人设法采取措施,

提高效率和优化运营方式,以减少单位运营成 本。其中一些措施涉及业务整合、慢速航行、

空载以及用较新和燃料效率较高的船舶取代较 小和较为老旧的船舶。

虽然航运中的运营成本不断下降,但运输系统 的总成本降幅较少。首先,在计算承运人的总 成本时,必须考虑到投资新资产的成本。其 次,船舶规模扩大和枢纽港的使用增加,要求 港口和港口城市必须投资扩大储存、装卸和多 式联运连接能力。这些增加的成本- 包括外 部社会和环境成本- 并非由承运人承担,而 是由港口和地方社区承担。

相较于固定成本(即与规模更大和燃料效率更 高的船舶有关联的资本成本)上升,运营成本 下降也有可能导致运价波动更大。短期内,运

输成本将不得不至少涵盖承运人的运营成本;

换言之,如果运输服务的价格无法至少涵盖燃 料、通信和船员配置成本,承运人就会让船舶 停航,不提供运输服务。然而,从长远来看,

运费将不得不涵盖全部平均成本,包括固定成 本。由于现在的运营(可变)成本低于过去数十 年的运营成本,这意味着运价也可能会降到比 过去更低的水平。然而,只有在利用率足够高 的情况下,船舶规模越大,单位运营成本才会 越低;如果情况不是这样,承运人反而可能会 遭受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后一种风险也随船舶 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尤其是在需求和供应发展 相互脱节时。实际上,现在的运价似乎比此前 几十年波动更大,而运营成本与固定成本结构 的变化也许是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之一。

3. 距离和一国在航运网络中的位置

货 物 运 输 距 离 越 长 , 就 需 要 越 多 的 时 间 (资本成本)和燃料(运营成本)。因此,贸易伙

R² = 0,0174

00 2 000 4 000 6 000 8 000 10 000 12 000 14 000

2 4 6 8 10 12

每吨运输成本(ln

海里 图3.3 运距与海运成本之间“无关系”

资料来源: 拉加经委会和贸发会议秘书处根据拉加经委会国际运输数据库2013年的数据编制。

注: 根据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两位数一级国际贸易海运成本(2013)12,595次观察。

伴距离主要市场越远,预计面临的双边运输成 本越高。至于运距的影响,传统引力模型表 明,国家之间的距离越远,其贸易往来越少 (例如见,Tinbergen,1962;Pöyhönen,1963;和

Linnemann,1966)。然而,传统引力模型忽略

了有效距离和连通性,而这可以通过网络结 构来描述(例如,定期班轮服务配置)。Limão

and Venables(2001)以到巴尔的摩的航运成本为

例,指出仅凭地理距离不能解释运价的差异(图 3.3)。

图3.3说明仅地理上的海运距离与运输成本的 统计相关性很小。作为国际运输成本的相关因 素,除了地理距离,那可能就是经济距离了,

例如,航运连通性和一国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 位置就反映了这一点。贸发会议班轮航运双边 连通指数所反映的双边班轮航运连接性(见第二 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比距离更大(图3.4)。

关 于 班 轮 航 运 连 通 性 的 研 究 经 常 得 出 结 论 认 为 , 在 网 络 中 的 位 置 比 地 理 距 离 概 念 具 有 更 显 著 的 影 响(Kumar and Hoffmann, 2002;Márquez-Ramos et al.,2005;Wilmsmeier et al.,2006;Wilmsmeier,2014;Angeloudis et al.,2006;和McCalla et al.,2005)。这一重要 研究结果还需要结合由总体贸易水平决定的船 舶规模和频率、地理位置和最后但并非最不重 要的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和发展选择等影响班轮 网络连通性的变量来考虑(见第四章)。

网络所起的作用及其结构涉及海运和港口行业 之间以及国家和充当管理和监管机构的国际组 织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行动者作出的决 定也将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区域与其对应国家或 区域进行贸易往来的运输成本。图3.4(C.3节) 举例说明了连通性提高导致运价下降的情况,

其中连通性反映了航运可能性、港口基础设施 能力和行业结构(更详细讨论见Wilmsmeier and Hoffmann,2008;和Wilmsmeier,2014)。

R² = 0.0535 R² = 0.0814

0 1 2 3 4 5 6 7 8 9

0 0.1 0.2 0.3 0.4 0.5 0.6

2012 2013

每吨运输成本(ln)

班轮航运双边连通指数

图3.4 2012和2013年运输成本与班轮航运双边连通指数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贸发会议秘书处根据拉加经委会国际运输数据库20122013年的数据编制。

注: 根据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一位数一级国际贸易海运成本(20122013)7,868次观察。

4. 竞争和市场监管

运输和物流市场的定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 竞争的水平。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取决于市场规 模和有效的市场监管。任何阻碍自由竞争的障 碍以及可能存在的串通行为、分化和垄断都将 对价格结构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在以下段落中 进行讨论。

航运公司一向试图根据某些节点的市场参与者 将活动集中起来,因为它们知道集聚经济和范 围经济的好处。这给制定辐射型战略和分享运 力留下了空间。在这种战略中,枢纽是高量服 务的节点,其作用是交换货物和将货物转移到 次级航线。

航运公司的不同战略、航运公司、托运人和港 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及与内陆运输有关的限制 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海运网络的演变和特征以及 竞争。此外,强大的集中过程以及全球范围内

的垂直整合推动了港口和航运业之间的战略联 盟,这对海运网络的结构以及对某一区域融入 全球海运网络的程度具有深远的影响。

决策者需要仔细观察海运行业的集中过程并了 解可能对一国出口贸易和竞争力产生的负面影 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出现在处于网络边缘的国 家和区域。见图2.6(第二章),其中举例说明了 在个别市场提供服务的航运公司数量逐步减少 的情况。

5. 承运产品的价值、数量和类型

在 解 释 产 品 的 单 位 价 值 对 海 运 价 格 的 影 响 时 , 必 须 考 虑 到 航 运 市 场 的 历 史 和 结 构 。 产 品 价 值 也 决 定 了 需 求 的 伸 缩 性 , 即 托 运 人愿意支付更高或甚至额外的运费。早期的 一 些 著 作(Wilmsmeier,2003;Wilmsmeier et al.,2006;Martínez-Zarzoso and Suárez Burguet,2005;Wilmsmeier and Martínez-图3.5 运输成本与规模经济

资料来源:贸发会议秘书处根据拉加经委会国际运输数据库2008-2013年的数据编制。

注: 所有数据均为《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两位数一级的数据,不包括《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类和第九类商品中的产品。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2 4 6 8 10 12 14 16

每吨运输成本ln

容积吨 (In)

2013 2008 2010

Zarzoso,2010)都认识到产品单价对于运输成 本的相关性。Palander(1935)曾经提到过,运输 成本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产品的重量、体 积、价值和易腐性以及运输方式和运距的变化 而变化。Radelet and Sachs(1998)发现,在不同 的国家,其“成本、保险费、运费”与“离岸

Wilmsmeier and Sánchez(2009)分析了决定南美 洲进口集装箱化粮食的运输成本的因素,发现

Wilmsmeier et al.(2006)提出的实证研究结果相 当明确和直接:提高港口效率、增加港口基础

降低。与距离不同,决策者可以对港口效率施 程序影响。Collier(2008)曾将这种情况称 为“有恶邻的内陆国家陷阱”。非洲和

Dans le document 海 运 述 评 (Page 61-67)

Documents relatifs